close

 

http://krtnews.tw/chinese-church/local/article/13652.html

 

 5月1日在景美浸信會由彭盛有牧師主講《聖經講座-信仰與藝術》。彭盛有牧師是浸信會神學院教授,愛丁堡大學神學博士,曾任劇場藝術演員與導演。曾獲兩屆國家戲劇表演獎、戲劇藝術事奉耕耘和牧會多年。


 該系列講座主題《經典藝術作品中的信息之美》,彭牧師引導與會會眾從宗教藝術與神學信仰的相互關係,以投影片觀賞中古世紀世界名畫,用當代畫家、作家的故事,激發大家對聖經豐富的想像、深刻的凝視。


 彭牧師首先分享「基督的形象」。早期基督徒透過藝術見證傳承信仰,是從地下墓穴壁畫開始。「早期基督徒用圖像來傳達自己的信仰表白,這些壁畫是淺淺的雕刻在牆壁上。」基督教的信仰受希臘和羅馬的語言、哲學、藝術與理性、道(Logos)影響。他除了介紹柏拉圖的靈性觀和亞里斯多德的理性觀;也用投影片介紹中古世紀的藝術畫作、壁畫、雕塑,都受到羅馬、拜占庭、馬賽克藝術風格的影響,也多與聖經相關。


 第二堂課他分享「寫實主義的再現:軟弱中顯剛強」。這時期的很多藝術作品,在修道院裡被保存下來,那時有十字軍東征、黑死病的疫情死掉很多人,很多人生活在恐懼中,因此這句聖經的話「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一21)對生活在痛苦中的人很得激勵。救贖主被掛在十字架上的畫像就很感動人心。當代的聖法蘭西斯修士,是當時影響信仰和藝術的重要人物,他為上帝放棄一切。另外一個文藝復興的先驅之一,義大利詩人但丁和經典大作《神曲》,也影響了當時的藝術創作方向。


 第三堂課主題「文藝復興:人類學轉向的信仰關注」。彭牧師說:「世界的風開始吹向歐洲,國家的理念開始成長,各個領域(包括藝術)都注入了創新的精神。」接著他介紹《十日談》的短篇小說,它融合了古典文學和民俗文學,對後來的藝術影響很大,對照於但丁的《神曲》,《十日談》有著《人曲》之稱。另外坎培士的《效法基督》是一本中世紀靈修名著,也影響了宗教藝術的創作元素。


 第四堂課「祭壇藝術,凝視基督的生與死」。由於北歐的藝術風格與南方義大利不同,現代靈性運動興起,教會以簡樸、追求敬虔內在生命經驗,甚至是愚拙方式,在異教的環境和文藝復興過於人類學轉向中找到存活方式。另外,畫作也漸漸轉化到祭壇藝術,開始講究聖徒相通之宗教經驗,透過視覺上使靈性更加受到提醒。


 「從古至今,在基督信仰的豐盛之美傳承過程中,藝術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彭老師以跨越兩千年的基督教藝術之旅,透過經典藝術作品的賞析,帶領會眾窺見歷世歷代的基督徒藝術家如何以藝術見證他們在信仰中的確信與熱情。藉藝術深化信仰的詮釋,並進而轉化生命進入敬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菽霓 的頭像
    李菽霓

    霓彩雲集(續)

    李菽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