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逐漸邁向死亡;重點不是我們能在世上活多久,而是在生命的賞味期中,活得精彩。」2015331日獲得新北市服務20年以上績優社工「馬拉松獎」的「樂山教養院」院長張嘉芳,曾經在彰化基督教醫院、馬偕醫院及安寧照顧基金會服務過,她在醫院安寧病房陪伴許多臨終病患一起走過人生的最後一里路;她說,「死亡」讓人心生恐懼,不想談論,更不願面對,但每個人都要學習為「總會來臨的那一天」預作準備。

 

張嘉芳在學生時代就立定志向要成為全職社工,曾擔任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的她,前後九年多每天面對的都是被醫生宣判藥石罔效的「臨終」病患,讓她看到人在面臨「死亡」威脅的過程中,那種「想求生卻不可得」的深層絕望、憤怒和掙扎。因此,張嘉芳不僅跟病患及他們的家屬談生死,也和校園學子與社會大眾分享觀念:「死亡,不是意外,而是意料之內的事;重點是在我們活著的時候,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做好告別的準備」。

 

張嘉芳指出,對於進到安寧照顧體系的病患及家屬,透過「全人」、「全家」、「全程」(生病─死亡─悲傷輔導)及「全團隊」的「四全」關懷,可以幫助臨終病患在面對肉體疼痛的煎熬時刻,減少對死亡的恐懼,能夠靜下心來和家人「好好說再見」。

 

「有信仰的人,比較可以從『天人物我』的角度來看生死。」張嘉芳舉例,有位教會長輩,每次外出遠行之前,就會把一個密封的牛皮紙袋交給她,交代說:「若是我沒有再回來,就把紙袋打開,裏面就是我要跟親友告別的話」。張嘉芳說,很多她認識的基督徒,都會作「生前告別禮拜」的準備;那是因為基於信仰的幫助,讓他們清楚知道雖然人的肉體會衰殘,但他們有「和所愛的人將來在天上能再相見」的盼望。「對於親友的死亡,在情感面都有難過和不捨;雖然一樣是掉眼淚,可是有信仰的人,可以用笑容面對死別」。

 

張嘉芳以安寧照顧為例說,放棄對病患採取積極的醫療行為,不是要讓所愛的人「等死」,而是回到「以人為本」的角度,讓他們可以有尊嚴的走完人生的最後一里路。她也會從信仰的角度,和臨終病患及家屬分享如何用「人和自己的關係」、「人和大自然的關係」、「人和旁人的關係」以及「人和上帝的關係」來看生死的問題。許多病患雖然生命最後仍然走上終點,但卻因為上帝之愛的澆灌與安慰,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不僅自己的心得著撫慰,親友也得著釋放。

 

2010年,安寧照顧基金會邀請陶大偉、孫越和張小燕三位「老」朋友一起拍攝公益短片,向社會大眾宣導,抱著「要聽、要說、要看」的態度面對生死。那時孫越罹癌,卻以自己的生命故事樂觀鼓勵大家「死亡不會等人做好準備才來,而是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就要為死亡預作準備」;而陶大偉在2012年時因病過世,雖然看似走得「突然」,但他因著信仰樂觀看待死亡的態度,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後人。

 

張嘉芳引用聖經「傳道書」31節說,萬物的生命氣息都由上帝掌管,我們都不知道哪一天要和這個世界及摯愛的人告別;但在每一天還有生命氣息的時刻,就要把握「賞味期」,活出精彩,也成為祝福的出口。

 

本文摘自「基督教論壇報」http://www.ct.org.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菽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