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台灣高等學府廣設研究所,滿街多出許多博士生,有些當然是有志向學,但也有不少只是搞不清楚自己除了讀書還能做什麼。
 

華人一向崇拜高學歷,也認為多讀書不是壞事;然而,也許是台灣產業一直沒有升級,也許是學校教學脫離產業需求,不管為何,高不成低不就的「流浪博士」已成為這幾年的新興現象,像不久前就有「博士生賣雞排」的新聞引起議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說,這人待在學校念那麼多年,國家是補貼很多錢的,他念到博士卻選擇從事國高中學歷就能勝任的炸雞排,造成資源浪費,應該課「教育資源浪費稅」;這種稅換一種說法,就是「學無所用稅」。

 

一般說來,學無所用的納稅能力應該不如學以致用才對,課這種稅大大違反量能課稅原則,因此絕不可行;但郭董的確說中許多人心聲:「如果賣雞排,為何不早點去賣,幹麼要念到博士班?」如果這位博士生念的是人類學、哲學等冷門科系,去賣雞排還可以讓人理解,偏偏他大學念的是法律,研究所念的是保險,乍聽都是路無限寬廣的領域;就業市場再怎麼糟,法律與保險領域應該都有職缺吧!他去賣雞排,擺明就是不願從事法律或保險相關工作;要問這種人為什麼浪費教育資源,其實應該改問另一個問題:既然對法律沒興趣,幹麼念到大學畢業?既然對保險沒興趣,幹麼念完碩士,還念到博士班?

 

在大家心目中,會念書的小孩最不需要擔心,可是大家卻都忽略一點:小孩如果很會念書,往往怎麼沒興趣的學科都很會念,因此反而比一般人更容易浪費時間去專攻不適才、不適性的學科;他們總能輕易念到畢業,然後在畢業後付出職業與志趣不合的終身代價。例如明明怕見血,也討厭腐味、藥味,卻去學醫,只因為醫學系分數最高。

 

會念書的小孩令人擔心的還有另一點,就是他在學校實在如魚得水,如果有機會待在學校,會一直想待下去;這種小孩對學校的留戀,是郭台銘那種功課平平的學生從沒感受過的。

 

持平說,會念書小孩遲遲不願進入社會,可能不只是膽識不足,也是太有自知之明;許多會念書的年輕人進入職場後都有點失落,變得比誰都懷念學校生活。美國作家華特˙克恩(Walter Kirn)曾在2009年出版一本回憶錄「迷失在精英主義」,寫他自小家境不如人,很自卑,一路走來都憑著考高分、拿獎狀肯定自我存在價值;普林斯敦大學英文系畢業後,進入社會再無第一名可拿,偏偏他對賺大錢又沒興趣,從此失去人生目標,載浮載沉多年才終於找到方向。他在書中回想剛出校門那些年的痛苦,不禁質疑當年為分數念書到底算不算有學到東西;因此這本書的副標是「第一名學生的九流教育」(the undereducation of an overachiever)。

 

那位「雞排博士生」從小念資優班,高中念「建中」,他說自己「以前都是念書,老實說只會念書」;他一定是太會念書,才會把沒興趣的東西念到博士班的。對保險沒興趣,又想做保險學教授,可見真的很喜歡學校;這就讓我想到克恩的故事了!會念書的小孩應該受到獎勵,這點一向沒人質疑;克恩的故事卻告訴我們,這種獎勵可能會有礙自我探索。藍迪˙鮑許(Randy Pausch,1960.10.23~2008.7.25,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2007年9月18日在他「最後的演講」中曾說,當年進不了麻省理工學院,才有機會自問:「我所追求的東西,我到底多想要?」學業一帆風順者卻往往要等到年紀一大把,才會想到這個問題。

 

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生涯發展都是命運的成分多於選擇,那位雞排博士生也是;若在二十年前,他很容易找到中小學老師的工作,若在十年前,他也不必放棄教授夢。他會在學校待那麼久,其實背後有高等教育過度擴張的時代背景;只是,性格即命運,天賦也是命運,會念書的小孩看似選擇最多,卻可能比別人更需要做出生涯選擇,偏偏會念書這種天賦又最會害人錯過選擇的黃金時間。這個殘忍事實,是所有會念書的小孩及其父母都應該警惕的。

本文摘自2013.04 「親子天下雜誌」 44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菽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