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刊登於國度復興報671

 

「菽是豆類的總稱,父親給我這個名字,聽說是紀念家鄉一個園子。」我說。
「菽不僅這個意思,還有愛國、孝順的意思;有機會妳去鼓浪嶼菽莊園參觀,就會知道;妳的父親很會取名字。」她回

  

有一天,教會轉來作家張曉風老師的電話;因為她從報紙上看到我發表的文章,竟然對我的名字產生好奇,打電話和我聊起「菽」字的由來。

 因尋名到鼓浪嶼菽莊園


我名字中的「菽」,常被人家寫成「淑」或「叔」,因為從小常被人寫錯,特別查考字典。聽到張曉風老師的這番話,因此決定非得安排時間,到廈門鼓浪嶼來個《尋名之旅》不可。

  

鼓浪嶼不大,聽說環島一周約四十分鐘,但是我無視於有「海上花園」之美譽的美麗景緻,單單想去思念的豆子園「菽園」,其實正確名稱為「菽莊園」。

 

這原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建於一九一三年,位於鼓浪嶼島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岩。園主字「叔臧」,祖籍福建龍海角美,先輩遷居台灣,並建立宏偉綺麗的板橋林家花園。他少年時代也曾居住台灣,一八九五年時因清朝依《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家人不願當亡國奴,憤然舉家遷居鼓浪嶼。

  

他隨著年歲漸長,鄉愁倍增,決定選址建造一座花園,寄託對台灣家園的懷念,選定鼓浪嶼金帶水之湄、草仔山之下,再現板橋別墅的風貌,又具江南園林的韻致。取名《菽莊》,有主人《叔臧》的諧音,也是「稻菽主人莊園」寓意。

 


父親與這位富商不同,因為家庭生活困苦,從漳州華安到廈門鼓浪嶼幫美軍工作,這裡因為當地宣教士很多,他有機會更加認識幼年就信靠的耶穌。後來輾轉因政局改變到了台灣,他想念曾讓自己蒙恩得福的地方,將自己的女兒取名為「菽」,不同於大家常用的「淑」。

 

父親十九歲時來台灣,二十歲娶妻生養五個兒女,沒有祖德家業的幫助,為了維持生活,長年奔波勞苦。他無法在台灣建立如鼓浪嶼「菽莊園」,只期盼女兒生長在平凡的家庭能夠不平凡,如同園主般能夠愛國、孝順,為家庭有所作為。


後來有機會與父親同遊鼓浪嶼,他指著一間破舊的房舍說:「這裡是鼓浪嶼海濱旅社,曾經作為美軍指揮部作接收日本物資的倉庫,當時我在這裡當過倉庫管理員。」接著他就開始講起我聽了多遍的陳舊往事。
 

 

舊地重遊感謝上帝恩典


鼓浪嶼不但教堂多,大使館也多,有十三個國家之多。這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還有幼兒園到大學的各級學校,更有養老院和退休教授住宅,大小私人花園等特色建築。教堂也很多,除了有位於鹿礁路73號的復興堂,也有島上最早的教堂協和禮拜堂,被當地人稱為「番仔禮拜堂」。頗具西歐韻味,玻璃窗外如同百葉,被比喻為打開的聖經的福音堂。

 

父親彷彿島上嚮導介紹沿途風景,並說:「我雖當時沒有成為基督徒,但學會如何向神禱告,每次禱告後如同上帝親自同在,安慰當時遊子的思鄉情懷。」這樣的經歷好像當日耶和華對雅各的應許:「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創廿八15

 

父親回顧自己八十多年的人生歲月,也感恩地數算上帝在生命中信實與慈愛的看顧保守。再度舊地重遊,我們走過父親以前的腳蹤,聆聽他回顧人生故事,並數算神的帶領與保守。感謝上帝,父親雖沒有機會穩定在教會聚會,卻不斷在生活各樣艱難中,經歷上帝的看顧和保護。

 

2013年初,父親雖被醫生診斷患有肺癌,家人考量他多處器官老化,沒有特別進行治療下,但他的身體情況超乎預期的穩定,過去衰退的記憶,竟然也日愈清晰,讓人不禁頌讚上帝作為奇妙。

  

父親於2013年四月廿二日受洗歸入耶穌基督名下,2015年四月十三日安詳離世回到主懷中,進入永恆的喜樂與榮耀中。

 

他一生愛家疼愛妻兒,讓我們得以在平順安穩的環境順利長大。如今他息了地上勞苦,無病無災返回天家,如今他不再受病痛折磨,安息在主懷中,這是我內心最大的感恩和安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菽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